刑满取保候审的意思是
刑满取保候审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法律术语,一般大家提及的是“取保候审”。
1.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手段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预防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2.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从而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手段。
3.取保候审是一种非羁押性的强制手段,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逃避法律责任。
2、取保候审需满足何条件
找法网提醒,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罪行相对较轻,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导致重大风险。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便可能面临较重的刑罚,但假如取保候审不会引发新的犯罪行为或风险社会,也可以考虑适用。
3.患有紧急疾病、生活不可以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对于这种类型的人群,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在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处置完毕的状况下,为了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应该注意的是,取保候审的决定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据案件的具体状况依法作出,并由相应的机关实行。
怎么样申请及实行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一般需要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申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与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有权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审察决定:办案机关在收到取保候审的申请后,会进行审察,并依据案件的具体状况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等原因,决定是不是批准取保候审。
3.实行取保候审:一旦取保候审申请获得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根据需要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4.监督与管理:取保候审的实行机关会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督与管理,确保其遵守取保候审的有关规定。
在实质操作中,取保候审的申请和审批过程可能因区域和案件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案件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